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实盘配资公司_最专业股票配资平台_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 > 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 > 绿色普惠金融创新提速

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

绿色普惠金融创新提速

发布日期:2024-01-22 11:23    点击次数:180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未来五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其中,《意见》首次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以小微企业、农村农户为代表的普惠对象,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潜力巨大。《意见》的发布,是从政策层面对绿色与普惠深度融合发展方向的肯定与支持,也为金融机构进一步探索普惠金融支持绿色转型的应用场景创新提供方向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部分地区或企业、机构已经在绿色普惠产品与服务创新中进行探索,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此前行业标准不明晰、信息不对称、普惠对象低碳转型动力不足等情况。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未来仍需要建立更加符合普惠对象的绿色普惠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将金融科技运用进绿色普惠服务中,为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绿色普惠潜力巨大

  《意见》提到,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具体包括,引导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农户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等生产经营方式的绿色转型提供支持;探索开发符合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绿色金融产品;支持农业散煤治理等绿色生产、支持低碳农房建设及改造、清洁炊具和卫浴、新能源交通工具、清洁取暖改造等农村绿色消费,支持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推动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等。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ESG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这些成效主要体现在绿色产业或大型企业上。随着绿色金融的不断深化,需要将这部分成效进行复制推广,从而辐射更大范围。特别地,以小微企业、农村农户为代表的普惠对象,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价值值得关注。我们通过研究发现,以商贸流通行业为例,小微企业在一般参与的情况下,行业减碳排量将比小微企业轻度参与时提升60%,而在深度参与的情况下,行业减碳排量则会比小微企业轻度参与时提升近140%。”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倩茜也表示,小微企业是我国最广泛的市场主体,支持普惠主体发展是我国历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之一。从碳排放控制的角度来看,小微企业具有量小、分散、面广的特点,整体绿色减排规模可观。因此,小微企业的绿色升级改造是促进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受资源支持及绿色发展意识等方面的限制,小微主体绿色转型始终面临较大困难。虽然小微企业集聚的多个行业已被纳入绿色金融重点关注与支持目录,但在实际投放过程中资金多集中于大型企业与项目领域,对于普惠主体的扶持力度相对有限。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已逐步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推动普惠金融在绿色低碳领域发挥作用。引入绿色元素加以模式创新,有利于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和绿色低碳改造的行动拓展到普惠主体领域。

  事实上,近年来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一直受到业内关注,而“普惠金融不绿色,绿色金融不普惠”的现象却一直存在。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

  吴倩茜告诉记者,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绿色低碳环保信息呈碎片化分布,金融机构难以及时获取和整合相关信息,不利于绿色识别和风险防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资源的调配。另一方面,在普惠群体中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尚未完全普及。普惠主体是碳减排的重点领域,但对于生存是第一要务的小微企业而言,其自我绿色行为的驱动力不强。“从过往数据来看,普惠主体能够享受的绿色项目相关的激励措施较少,且绿色项目融资成本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普惠主体对于绿色转型发展有效需求不足、意愿较低。此外,标准不统一、授信流程繁琐、数字化创新不足等也都制约着普惠金融与绿色低碳融合发展。”吴倩茜表示。

  张芳指出,目前关于绿色金融的统计标准主要聚焦于大型的低碳项目或技改项目,申请相关产品或服务需要声明资金用途是否符合相关行业目录,具体如何促进绿色转型等。相较而言,小微企业或农户更多关注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业务也相对简单。同时,小微企业或农户自身的财务信息等也可能存在不完整、不准确的情况,即存在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最终导致金融机构较难从绿色金融的角度覆盖普惠对象。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其自身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能力也有待提升,特别是涉及普惠对象时,更需要金融机构对于绿色产业的专业知识有深刻理解。以种植业为例,在种子选育、土壤选择等环节中,都存在很强的技术性。一般的金融机构客户经理很难理解其中哪些是绿色环保的,具体又有什么依据。”张芳还补充道。

  场景创新进行时

  据记者了解,通过近年的努力,前述的部分情况已经得到改善。比如,在标准层面已有部分地区发布了绿色评价团体标准,可以量化小微企业在环境优化中起到的作用,并进行跟踪评价,从而为金融机构提供参考。在信息不对称方面,也有地区进行了创新实践,比如台州市普惠小微绿色金融应用场景“微绿达”。其通过行业场景剖析、建立“绿色生产资料库”“关键词”匹配等创新手段实现流贷智能绿色认定,并以“线上数据+线下尽调”互补方式,以ESG为框架,开发评价模型。目前,“微绿达”已初步完成小微主体绿色评价模型开发,并已通过模型排除超过18394家黑名单企业,也已对样本行业首批400家企业进行线下尽调,并开展评级。

  吴倩茜告诉记者,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商业银行在推动绿色普惠融合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譬如建立普惠主体的绿色贷款标准以帮助商业银行进行绿色识别,或通过建立中小微企业绿色信贷系统、完善数字化平台的方式,对绿色普惠项目流程进行改善,简化人工识别的数量,加大了绿色普惠金融对绿色小微主体的支持力度等。在普惠主体的绿色低碳理念培育方面,一些金融机构除了定期开展针对普惠主体的绿色低碳理念教育活动外,也通过碳账户体系的建立,将个人碳账户和企业碳账户向小微企业和个人进行普及,进而推动其绿色低碳意识的提高。

  那么,接下来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融合发展中的首要任务有哪些?

  张芳认为,行业标准的探索与创新应是首要任务之一。从短期看,建议从现有的绿色金融标准中将“三农”、小微企业经营特色相关的内容筛选出来并进行细化。从中长期看,建议建立更符合普惠对象的绿色普惠相关标准,使得金融机构更加清晰地开展相关业务。另外,普惠对象自身的转型动力也需要不断加强。目前,不少小微企业或农户虽然了解了相关政策方向,但对于具体为什么要低碳转型、究竟如何低碳转型、转型后可以获得哪些益处等问题仍有不小疑问。

  吴倩茜则认为,首先,普惠金融与绿色低碳的融合发展能够在提升小微经济活力、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带来显著的正向收益,但对于提供相关支持的金融机构而言,短期内尚无法从绿色普惠金融相关项目或成效中获得经济收益。因此,还需要政策端提供有效引导及支持,譬如通过财政补贴、绿色贴息、税收优惠、再贷款等手段解决环境外部性问题,避免市场失灵影响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普惠金融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农业企业、农户及低收入群体,具有较为明显的弱势性及气候脆弱性特征,在推动其绿色转型过程中同样存在传统的抵(质)押物缺乏、投资周期长、基础信息不全、经济收益不稳定等问题,需要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基础上,进一步对产品、制度、体系进行适应性创新。建议进一步明确绿色普惠金融支持领域及主体范围,完善相关标准体系及基础制度。同时,探索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提高绿色普惠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为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控提供技术支撑。